今天来聊一个稍显宏大的话题,SAT阅读到底考什么?这期不聊题型,因为题型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出题背后的逻辑和思维。
SAT阅读,一言以蔽之,考察的是科学的研究和论证方法。
可能有人会说,不对,SAT阅读还会考小说和诗歌。没错,但考的不是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品鉴,考的还是对论证有效性的理解。
SAT为什么要改革,其根本原因在于有很多大学反馈,SAT成绩好的学生,并没有在大学的学术表现上更为出色,即这个考试不能筛选出真正适合研究的人才。所以,不改革不行。
改革后的机考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增强了逻辑的考察,剃掉了几乎全部的感性成分。
拿词汇题来说,机考词汇题强调两个点:词义精确,逻辑严密。
而纸笔时代的SAT词汇除了这两个要求外还有另一项,叫符合tone或者style。
比如同样表示“孤独”,你可能在alone, solitary, forlorn, abandoned之间选择一个最适合文章风格和语气的词。
这种题是需要一定的情感感知力的,机考不再作要求。大部分机考的词汇题四个选项之间差异极大,会在题干逻辑和选项词本身的难度上下功夫。
SAT是标化考试,它不对学生的背景作任何要求,而是将各学科底层研究方法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合到题目中。比如:
1.在题目中引入变量(variable)
所有研究,不管什么类型,其目的都是为了描述和解释变量。变量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可变因素,可能会受到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或影响另一个变量。以循证题为例。SAT科学循证题的本质就是考察学⽣能不能根据题⽬要求找到正确的变量和变量间的关系。
所设置的选项错误特征通常为:①选错/选漏变量;②变量间关系错误。
经过训练的学生知道根据文章claim先找正确的变量,而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则可能会反复阅读文章,但抓不到本质,最终浪费了大量时间。
2.在题目中引入变量间的关系(correlation)。
变量间的关系(correlation)描述变量是如何互相影响的,有正相关(positive correlation)和负相关(negative/inverse correlation)之分。SAT阅读经常会设置与原文相反的相关性作为错误选项之一,学生要学会在做题中快速识别。
3.引入相关性系数
相关性系数大于0,是正相关,小于0是负相关。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越接近1或-1相关性越强。比如经典的“印象派”“立体派”数量循证题就涉及这一概念。
4.引入“抽样”的概念
何为有效抽样?题目中描述的抽样方法有何不妥?
5.引入“控制组”概念
比如可汗题库中有一道关于雌雄鼠研究的数量循证题,其中生理盐水组即为控制组。还有一道经典的entrepreneurial training,今年9月份北美又出现了,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中再一次考察了学生对“控制组”这一概念的理解。
总之,SAT阅读的设置是非常科学的,好好学习,一定收益颇丰。不要总想走捷径,人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敷衍自己。
电话:400-963-5018
地址:上海黄浦区汉口路266号申大厦11楼
交通:地铁2、10号线南京东路站3号口
Copyright ©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
Copyright ©2023上海澜大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35962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782